舰院书香 “悦”读向未来——学员推荐书单来了!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时代好青年,需要用先进的思想领航,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未来。阅读是青年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广大青年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本月,“‘悦’读向未来”学员好书推荐活动,正在火热举行。在了解到学员们的阅读需求后,“书海砺舰”阅读俱乐部收集了由学员们推荐的二十余本优秀图书,经图书馆加工成正版电子资源,提供给学员免费阅读。书单及资源分享如下,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在书籍中寻得内心的通达,在书籍中与先人的智慧共鸣,在书籍中攀登进步的阶梯。

习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本书辑录了十八大以来习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将其分为“开篇”“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四个篇章,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读本。

本书把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中一些既形象生动、朴素平实,又入木三分、坚定深刻、富有特色的语言挑选出来,帮助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学习理解习强军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感受其高超智慧和人格力量,学习其思维方法和治军艺术。

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同志在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该书蕴含着习青年工作思想的深厚内涵,具有非常高的国际传播价值。书中金句频出,不仅受到中国青年的推崇,对全世界青年也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冲突的战略》一书理性地分析了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当今流行的国际威慑政治学。此书语言清晰易懂,颇富吸引力,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一部著作。该书是谢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繁花》重点描写了两个时间段的上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这两个特殊历史时期上海人的生存状况。该书荣获201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首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评价,这是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

《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史类文学作品。作品共107卷,180多万字。上起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时代,下迄明王朝灭亡,其间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简略的记载。由于纪事简明,头绪清楚,使人一看了然,故叫做《易知录》。

“国家之兴衰,在乎海权之得失”,《海军战略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海军战略专著,是现代史上最富煽动性的国家战略著作,被全球海军军人奉为经典。

《海权论》是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海权理论的第一部成功之作。该书被誉为是近代制海权理论的奠基,美国、日本、德国与前苏联等国都先后将其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该书为军校学员必读书目之一。

《活着》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曾获意大利 “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该书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者用冷静凝重的笔触,刻画了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这一批性格鲜明、经历传奇的人物,读来令人手不释卷。是一部糅合了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的战争题材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风格。

该书是关于 “南京大屠杀”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作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亚当 ·希金博特姆耗费多年心血,终于完成这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权威力作。书中充分有力的调查,揭示了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灾难之一的真相是如何在政治鼓吹、重重保密和谣言四散的共同作用下被掩盖起来的。

《人性的弱点》是一部社会学巨著,为读者提供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得到他人的认同、如何回避人性的弱点、如何战胜人性的弱点的种种方法,并提出了应对各类弱点的有效策略。汇集了卡耐基最震撼人心的思想精华,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

本书回顾量子论从无到有发展的风云录,从 18世纪开始,直到21世纪,一批科学巨人开始颠覆传统物理学大厦,为了宇宙的终极理论而战,大大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这位身世神秘的中国作家将这段故事演绎的高潮迭起、引人入胜,希望了解量子力学的普通读者读此书。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运动改造大脑》首度公开革命性的大脑研究,透过美国高中的体育改革计划、真实的案例与亲身经历、上百项科学研究证实,运动不只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让你更聪明、更快乐、更幸福!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总统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安德鲁・罗文上校创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奇迹 ——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这个故事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该书也是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关于自立和主动性课程的教材。

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多年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2022年4月荣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马伯庸以故事诉说个人成长,以故事解构权利和民意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失为一部立意更深远的历史小说。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道。

让我们在书海中遨游,用广博知识丰富我们的大脑,用动人的故事振奋我们的精神。无论国家、军队还是个人,都需要先进的思想领航,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规划未来。舰院学子通过书籍拓宽视野,在学习中锤炼打赢信心,争当无愧于新时代的当代革命军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